首页 > 干部工作 > 经验做法

乐陵市构建“4+1”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发表时间: 2019-06-10 来源: 中共乐陵市委组织部
[打印] [关闭]

  近年来,乐陵市通过建立四项机制、强化一个关键,全面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立需求研判机制。树立按需培训理念,定期对组织需求、干部诉求进行分析研判,分类选取党政群团、经济综合、执纪执法等市直部门和乡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研,通过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干部、年轻干部等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干部培训需求,在培训计划中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主体班次和参加对象,促进教育供给与干部需求精准平衡。

  建立分类培训机制。坚持“干什么训什么、管什么学什么”,分类设置培训班次。对领导班子成员,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发展任务开展培训22期。对业务骨干,开展经济发展、双招双引、财政金融等专题培训15期,提升专业素养。对基层干部,围绕农业农村、扶贫攻坚、信访维稳等基层重点工作开展培训17期,年度内全部轮训一遍。对年轻干部,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重点培训新提拔、群众认可的优秀年轻干部。推荐12名年轻干部到发达地区和上级部门挂职锻炼,开阔视野,更新理念。

  建立一线锻炼机制。把干部培训主阵地搬到基层一线、工作现场,选派1092名机关干部到村担任党建特派员,通过面对面与基层群众打交道、处理矛盾问题,丰富了实践经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施“双挂双提”培养工程,46名部门干部“下挂”到乡镇提升实践能力,41名基层干部“上挂”到部门提升眼界境界,实现干部多岗位锻炼。立足培养复合型干部,39个单位410余名不同岗位、不同专业背景干部进行交流轮岗,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

  建立师资队伍能力提升机制。实施“名师孵化工程”,选派骨干教师到上级党校、大院大所进修深造,提升业务水平和理论修养。建立“本土人才库”,选聘92名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党政干部、企业家、乡土人才担任党校客座教授。与省委党校、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设“周末课堂”,多渠道邀请专家学者来乐讲学授课,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师资队伍。

  强化培训结果运用。把干部培训和提拔使用结合起来,实行凡提必培训、凡训必考试、凡考必记分、记分要存档,使教育培训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真正激发干部学习内生动力,使培训成为培养干部、发现干部、识别干部的有效途径。在年初干部调整中,5名学习能力强、学用结合好、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党委委员或副镇长被重用,形成注重学习培训的鲜明用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