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快讯

德州市委组织部:党建引领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

发表时间: 2022-03-30 来源: 奏嘛新闻
[打印] [关闭]

3月30日,我市召开首场“开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试点”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德州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发布相关信息。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两新工委书记陈廷国表示,“聚焦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市委组织部已制定出台《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全市村级集体经济“五年倍增”计划》等文件,分解落实集成改革的具体任务。同时,完善鼓励人才返乡回乡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实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基层治理带头人“雁阵工程”等,农村劳动力培训实现“一张网上收、一个口对下”。此外,还开展了“百企结百村”行动,全市352家企业与352个联合体结对共建,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

今年是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市委组织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努力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

推进农村区域党建联合体提质增效

坚持将农村区域党建联合体作为主要抓手,有效破解村多村小、资源分散等问题,提高乡村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入推动联合体党组织赋权扩能,列出权责清单,制定议事规则,建立运行效果评估监测制度,构建“乡镇(街道)党(工)委—联合体党委(党总支)—村党组织”的组织体系。持续推动各级力量下沉,实现行政审批、快递物流、法律顾问、金融电商等各类资源向联合体集聚,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联合体”。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招引力度,建立“企业+联合体党组织+农户”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

激励“五类人员”返乡创业带就业

在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经费,扶持人才返乡创业。以推动“能人回归、资金回流、创业返乡”为重点,支持引导退休人员、企业技能人员、外出经商人员、复退军人、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带动就业。突出产业转型、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互联网+”、改善民生、加强资源对接“五大工作重点”,构建返乡创业平台支撑、政务服务、基础建设、辅导培训、公共服务“五大保障体系”,落实返乡创业工商登记、税费减免、财政扶持、金融服务、人才支持“五类优惠政策”,进一步激发“五类人员”返乡创业热情,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

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五年倍增”计划

今年重点在拓宽增收渠道上下功夫,落实土地、财政、金融、税费、人才等五个方面的支持政策,持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效益,力争年底全市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0%,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5%。通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吸纳更多农村闲置劳动力尤其是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扎实推进“百企结百村”行动

统筹推动村企共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重点选择和农村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派遣企业,按照党建引领、企业自愿、工农互促、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农村区域党建联合体结对共建,找准村企共同发展的结合点,共育产业项目、共建美丽乡村、共享发展资源、共促基层治理。

鼓励村党组织领办劳务合作社

加强宣传发动、强化支部引领、抓好典型示范,推动区域党建联合体或行政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农民劳务合作社,吸纳有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入社,及时收集劳务信息,组织社员参加劳务服务。按规定购买养老、医疗、人身意外等保险,签订劳务服务协议,规范劳务服务行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精准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

对全市涉农类培训项目开展摸底梳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2022年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计划》,拟设置19个班次(项目),确保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次以上,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能力。发挥农村党员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对农村党员、农民合作社负责人、返乡人员等群体开展乡村振兴专题教育培训,支持农村党员带头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落实“强村贷”“惠民贷”等优惠政策,支持党员领办致富项目、争当致富能手、结对帮带困难群众。

建立健全考核激励制度

将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责任,持续传导压力,激发工作动力,推动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鼓励基层探索创新,确保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