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俭,男,1974年1月出生,200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农艺师,现主持夏津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生产办公室工作,曾被推选为中国共产党夏津县第十四次、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他无私奉献、忘我工作,扎实肯干、积极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基层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立场坚定,党之所指、行之所向
2021年9月25日(恰逢周六),德州市“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市委作出了扛牢“粮食安全”大旗、打造“吨半粮”产能核心区的重大决策部署。黄宝俭凭借其多年锤炼形成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立即投身9月26日县委专题会议、29日全县工作会议和10月1日实地调研活动、10日秋收秋种大会战动员会议和“吨半粮”专家顾问团队签约系列活动等“吨半粮”创建启动各项工作,为在全县迅速掀起战秋汛秋涝、开“吨半粮”新局的热潮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业务过硬,民之所呼、行之所为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国家要粮食、粮农要收入,黄宝俭着眼基层粮农“增产能、优结构、稳收入”的实际需求,着力开展了“吨半粮”创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粮食完全成本保险等工作。
“吨半粮”产能创建首战胜利,鼓起了粮农的“粮袋子”。自2019年起,他牵头负责粮食生产,连续三年粮食生产稳定度考核满分,位列全市第一。自2021年小麦秋种起,面对秋汛秋涝不利影响,强力开启了“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在东李官屯镇、雷集镇落实“吨半粮”核心区11.3万亩,在全县确定市县乡村“四级领导指挥田”594处16.5万亩,全面实行一线办公、两个创新、五个保障、一个目标的“1251”工作机制,层层落实“书记抓粮、党政同责”。全程推进了“六统一”技术模式,全面应用了“晚中抢早、增加群体、促弱转壮、抗逆减损”晚播小麦增产技术,全力开展了冬小麦“科技壮苗”行动,全速实施了小麦“一喷三防”飞防作业。坚持市县乡三级联创,动员126户粮农报名参加“粮王大赛”。6月中旬,经市县实收测产专家组实地测产,取得了“吨半粮”核心区亩产791.81公斤、县委书记指挥田亩产817.15公斤、“粮王大赛”最高亩产853.76公斤的好成绩。带动全县小麦平均单产548.2公斤/亩,实现了大面积均衡增产,切实鼓起了粮农的“粮袋子”。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开局良好,丰富了粮农的“货架子”。对标“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新粮食安全观,反观近年我国大豆大量依赖进口的实际,2022年国家提出“稳粮扩豆增油”并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现“玉米不减产、大豆算白捡”的目标。在具体推广工作中,他坚持政策下沉、技术服务、良种供应、农机协调和面积落实五个到位,确保了推广任务的顺利完成。按照300元/亩的标准给予扶持,重点对种子等物化投入及播种等作业环节进行物化补贴和资金补助;先后三次开展线下培训,组织开展了巡回技术服务活动,编印了《技术服务手册》,有关人员人手一册;以政府采购方式推行大豆统一供种,每亩供应“齐黄34”大豆良种3.5公斤;采取改造现有机具、新研新购机具等措施,协调农家丰、益可源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落实了播种机械;截至7月2日,已完成播种10988亩,涉及14个乡镇(街道)的83个种植主体,超额9.88%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推广任务。该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初级农产品多样化水平,有利于丰富粮农“货架子”。
粮食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顺利推进,护住了粮农的“钱罐子”。他按照“提标、扩面、增品”和“愿保尽保、应保尽保”的原则,持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2017-2021年,全县小麦、玉米和棉花三大作物累计组织投保606.69万亩,总体投保率83.07%;累计开展理赔82.34万亩,理赔总金额9754.72万元。2022年起,贯彻国家“粮食完全成本保险产粮大县全覆盖”的要求,广泛宣传,强化监管,全县小麦完全成本保险投保59.75万亩,投保率90.2%,高出市定指标10.2个百分点,促进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由“保成本”向“保收入”的快速转型,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了基层种粮积极性。同时,该同志坚持“防抗救”相结合,主持制定了《夏津县农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发布灾害性极端天气应对预警信息,从主动防御、应急处置和保险兜底等多个方面减灾止损,尽全力守好护稳了粮农的“钱罐子”。
不忘初心,心之所往、行之所至
黄宝俭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农业、农民和农村怀有最为朴素的敬佩和感恩之情。工作中,他一贯以工作为重,以服务三农为重,自始至终以完成本职工作为己任。2021年10月21日中午12:30分左右,他突然接到通知,需要其在下午2:30的全县“吨半粮”创建工作现场会上介绍小麦播种技术。在去往现场的路上,他就一直在考虑,如何针对多年不遇的秋汛秋涝集成最佳播种技术,如何用最简洁最好记的语言把技术讲出去,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最终,该同志以“适墒播种、晚中抢早”为主线,系统讲解了“秋收要抢”“秋种要好”“冬管要早”等技术措施,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和一致赞同。今年5月中旬,该同志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中国粮?稳产保供看开局》栏目采访,当记者问及“取得今年的好收成,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时,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好收成取决于我们有好农民,无论洪涝干旱,无论风雹雨雪,我们的粮农都在全心去种粮、全力种好粮,他们在,我们粮食稳产保供的“压舱石”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