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第一书记 > 书记风采

刘巍:增添乡村“美丽颜值”

发表时间: 2019-10-23 来源: 德州市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打印] [关闭]

德州市齐河县晏北街道马庄村是一个只有59户185人的小村,村子虽小却十分干净。街道都是水泥路面,房子都是砖房,路面打扫的无一片叶子。

马庄村这座美丽乡村的改善,与市派第一书记、市委办公室刘巍同志的付出不无关系。驻村5个月,刘巍就先后协调修建了6条水泥路,不仅如此,这位第一书记的到来,还给村里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加强基础建设,提升村庄颜值

到村之后,刘巍认真学习上级精神、学习农业农村知识、学习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并利用15天的时间,对全村开展入户调研,与村干部、党员群众、致富能手、贫困户深入交流谈心,全面摸清村情民意。制作“第一书记联系卡”,以户为单位,全部发放到位;组建“美丽马庄”微信群,进一步拉近党群干群关系。通过走访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马庄村两年帮扶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措施办法,确保规划落实落地。

作为第一书记,刘巍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派驻以来,始终保持踏实的工作态度,从“面子”入手,从“里子”发力,提升马庄村“颜值”。到村后不久发现,马庄村出行难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出村公路地势较低,大雨小雨村口必积水,水深时有20厘米,村民出行十分不安全,特别是骑电动车接送孩子放学的村民往往要绕行很远;二是村内胡同全是土路,村民在村内活动往往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刘巍与村党支部书记马传华经过研究,带领党员义务出工为出村公路铺设了排水管道,将积水引到主路排水沟。刘巍把村里的道路问题向市委办公室领导汇报后,市委办公室领导高度重视,经与街道领导协商,配合齐河县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对村内3000余平方的6条胡同进行了硬化,使村内交通面貌焕然一新,彻底解决了村民出村难问题。同时,对村内街道绿化进行了规划,计划秋后施工。

查漏补缺,强化党的建设

农村党支部是引领乡村发展的“指挥所”,也是“突击队”,只有支部强,才能发展好。到村之初刘巍便与村党支部书记马传华进行了深入交流谈心,将第一书记的职责任务讲清楚,将自己对驻村工作的态度想法讲清楚,将今后工作的目标打算讲清楚,赢得信任和支持。

针对发现的问题,刘巍协助村党支部健全完善“三会一课”等制度,规范党组织档案,创建党员个人档案,按时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党员活动日,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推动党的生活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同时注重把主题党日与村级事务管理相结合,驻村以来多个涉及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是在主题党日上研究通过并实施的。比如:针对部分村民乱丢垃圾问题,利用党员活动日商量解决方案,科学分布垃圾箱位置,方便群众垃圾倾倒,并由村委广泛宣传,发动党员进行义务监督劝阻,目前乱丢乱倒垃圾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办实事解难题,做群众贴心人

“有什么事给刘书记打电话,他都想法帮你办。刘书记真是党派来的好干部呀!”83岁的贫困户马孝水说。

今年7月,马孝水在医院给刘巍打电话,说医生不给看病。刘巍让医生接了个电话。医生说不是不给看病,是他得了食道癌要给他做支架介入手术,需要家属陪同、需要家属签字。病人一个人去的,没有家属签字医院不敢做手术。刘巍马上安排组织村干部协调马孝水的近亲属到医院陪护,同时针对马孝水的家庭状况,与两委研究其住院期间的护理问题并前往医院进行了慰问。马孝水非常感动,多次表示感谢。

“村里热热闹闹,生活才会红红火火”。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刘巍协调齐河县文化旅游局为东马村配备广场舞音响一套,并争取所在单位市委办公室出资购买了大鼓、大锣等设施。现在村里每天晚上都像过年一样,村民们先敲锣打鼓再跳广场舞。

台风“利其马”过境期间,刘巍组织村两委班子对村内房屋、用电、耕地排水等设施进行检查加固,利用马庄村微信群对台风防范、农业抗灾等知识进行了普及。台风过后,又逐户查看情况,切实表达党组织的关怀,受到村民好评。

一个个举动拉近了群众关系,一件件实事做到了群众心里,这位到任不到半年的第一书记,怀揣赤子之心,饱蘸热情之笔,在扶贫路上践行初心使命,做好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