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党的建设,搭建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服务基层群众的平台载体,德州市夏津县不断优化制度措施,持续推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
突出目标导向,明确三张清单。一是全面摸底找出问题清单。“双报到”工作开展前期,各社区党(工)委、街道党工委具体负责,通过主题党日、实地调研、居民访谈等方式,重点摸底社区存在的问题及需求330项,形成社区需求及问题清单。二是全县统筹明确资源清单。着眼于解决社区实际问题,各等待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合文明创建、扫黑除恶、综治维稳、文化培育、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及社区需求,列出各自资源清单。三是供需匹配确定项目清单。报到单位与社区面对面研判商讨,共同确定年度共驻共建项目清单,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等,制定共驻共建项目134个,保证了报到单位及党员“冲着问题来、来了有事干、干成顺民心”。
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活动质量。一是建立县级领导“多对一”包帮机制。22名县级领导干部和法院、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定点联系全县9个城市社区党组织,并全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到社区报到,按时参加社区活动,每季度深入到社区蹲点调研1次,实地查看社区运转情况,参加共驻共建工作会议,及时帮助社区协调解决困难。二是实行党组织“一把手”负责制。各报到单位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当活动“主持人”,充分调动部门资源解决社区实际困难,每月参加1次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开展1次工作对接,研究共驻共建具体事项,确保推进顺畅。三是落实党员社区“兼职”制度。报到党员根据自身专长认领服务岗位8400个,根据岗位类别,各社区报到单位共组建创城志愿服务队、宣讲志愿服务队、扶贫志愿服务队等116支志愿服务队,同步健全服务队“居民点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及时响应,帮助社区居民解决身边事、烦心事。
全程纪实考核,确保活动实效。实行“日常考核+年终考核”评价制度。一方面,及时统计活动数据并建立督促提醒制度,每季度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推送督促提醒信息,对工作滞后的,由上级党组织及时督促。同时,建立“双报到”为民服务档案,实现需求线上对接、服务线下开展、成效实时记录。另一方面,为保证年终考核实效,县委组织部派员同步报到,联合社区党组织利用“报到证”,对每次活动进行全程纪实,结合“为民服务档案”综合研判服务成效,结果作为服务社区年度评先树优的直接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