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才工作 > 经验做法

齐河县:坚持双向发力 打造人才集聚洼地

发表时间: 2022-12-14 来源: 中共齐河县委组织部
[打印] [关闭]

2022年以来,齐河县强化系统思维,树牢“人人都是人才”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与人力资源协同推进行动,瞄准人才和人力资源双向发力,全力吸纳人口、招引人才、提升人气。

聚力强化人才政策环境

坚持人才政策与人力资源政策同步研究、同步完善,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人口流入扩大县域人口规模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创业、服务和企业吸纳就业、新员工就业补贴等人才、人力资源支持政策。配套出台《关于提高齐河县大学生就业生活补贴标准的意见》《齐河县人才购房补贴办法》《齐河县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管理细则》《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全县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通知》等系列政策,将到企业工作的大学生生活补贴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10%,补贴额度全市领先;对新就业无房职工发放不少于300元/月的租赁住房补贴,并将购房补贴范围扩大至在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的全日制专科生,补贴范围全市最广。

聚力搭建产才融合平台

做强产业平台,围绕现代化新型工业强县、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强县、享誉全国文旅强县“三强县”建设,重点打造县经济开发区、齐鲁高新区两大工业园区,着力培植钢铁、绿色化工、文化旅游、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全县实施重点项目134个,完成投资128.5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领军企业项目达21个;先后举办集中签约开工活动8次,总投资426亿元的43个项目落地,以做强产业吸引人才、吸纳就业。做强科创平台,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4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8家,进一步提升企业对人才、人力资源的承载力。搭建高校平台,与山东大学共建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大产业园,与济南大学共建中德工业设计创业园,引进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目前正在推动永锋集团建设山东德州智能制造职业学院,提升对人才和人力资源的培育能力。

聚力强化协同推进措施

在人才招引上,继续加大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力度,发挥临近济南的优势,在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驻济高校设立“青鸟驿站”6处,举办“服务攻坚促就业 筑梦青春赢未来”“青鸟计划·优选齐河”等线上、线下大型招聘活动20余场次,引进青年人才3871人;加强与高校院所、央企国企合作,举办文化娱乐产业高峰论坛、科技创新论坛等活动,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推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新增高级工以上人才602人。在吸纳就业上,支持各乡镇(街道)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2022年以来新增城镇就业6889人;扎实推进全省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试点工作,2022年以来就近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4400余人。

聚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成周转型人才公寓1000套,创新设立10处“驿站式”公寓,满足差异化住宿需求。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县领导直接联系43名高层次人才,帮助解决各类实际问题220多个。加快城市硬件设施升级和软件提升,大力发展夜经济,打造万达广场特色商圈,大力引进名品名店,举办齐河县青年节、欧乐堡网红烟花啤酒节等活动,留住年轻人、吸引年轻人,持续提升城市“青和力”。实施初中进城行动,新建、续建齐河一中新校区、行知中学、思齐小学等,县人民医院新院区、省妇幼保健院齐河院区即将建成投用,全面提升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